以下是《坐忘铭》全文及释义如下: 原文 常默元气不伤,少思慧烛内光。不怒百神和畅,不恼心地清凉。不求无谄无媚,不执可圆可方。不贪便是富贵,不苟何惧君王。味绝灵泉自降,气定真息自长。触则形毙神游,想则梦离尸僵乡。心死方得神活,魄灭然后魂昌。转物难穷妙理,应化不离真常。至精潜于恍惚,大象混于渺茫。造化若知规矩,鬼神莫测行藏。节饮节食少寐,是谓真人坐忘。心忘念虑,即超欲界。心忘缘境,即超色界。心不著空,即超无色界。离此三界,神居仙圣之乡,性在清虚之境矣。 释义 1. 常默元气不伤,少思慧烛内光:
经常保持静默不语,可减少元气的损耗;减少思虑,内心的智慧之烛就会闪闪发光,让人内心更加明亮聪慧。
2. 不怒百神和畅,不恼心地清凉:
不轻易发怒,全身的元神都会和谐顺畅;不感到烦恼和焦虑,内心就会保持清凉和平静,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精神稳定。
3. 不求无谄无媚,不执可圆可方:
心中无所求,就不需要对别人谄媚,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独立性;不固执己见,能够灵活应对,像水一样根据外界环境灵活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,做到圆融处世。
4. 不贪便是富贵,不苟何惧君王:
不贪图名利欲望,就是最大的富贵,内心会收获富足和圆满;不做卑鄙苟且的事情,自然无所畏惧,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正直。
5.味绝灵泉自降,气定真息自长:
断绝五味,口中的不死液自然就会下降;元无淳和,形体自寂,真息、胎息就会日日增长。
6. 触则形毙神游,想则梦离尸僵:
禅定之后若去碰触就会身体倒毙神识远游;若有妄想就会随梦迁流,尸体强僵。
7. 气漏形归厚土,念漏神趋死乡:
元气泄漏就会导致形体死亡,归葬坟土;杂念纷呈,元神就会离开身体,跑到鬼乡。
8.心死方得神活,魄灭然后魂昌:
识神停止,不再干扰,才能使元神活跃,大放光彩;七魄灭迹,不再分神,三魂才能把能量增强。
9.转物难穷妙理,应化不离真常:
广博地穷研物理,反而难以穷究无上的真理;一切阴阳变化都不脱离无为的真常。
10.至精潜于恍惚,大象混于渺茫:
无形的先天元精潜藏在隐约不清似有非无的境界;无形的大象混迹于模糊难辨、无边的渺茫之中。
11. 造化若知规矩,鬼神莫测行藏:
道的自然变化规律与万物的生死变化本同一理;就是神通具足的鬼神也不能测度其行藏的真相。
12.节饮节食少寐,是谓真人坐忘:
入定到不思饮、不思食、不思睡眠,这才叫真人达到了禅定坐忘的境界。
13. 心忘念虑,即超欲界。心忘缘境,即超色界。心不著空,即超无色界:
定中,如果心中忘掉了念虑,就超出了欲界;心中忘掉了攀缘的境界,就超过了色界;如果心不执著玩空,就超出了无色界。
14. 离此三界,神居仙圣之乡,性在清虚之境矣:
离开这三界,神识就居住在仙圣的家乡,本性就到了清净虚无的境界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足球免费直播十大正规买球网站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